【柯P新政#19】
建置「台北觀光A.B.C.」,發展友善、好客的觀光城市,讓世界愛上台北
觀光不只是獵奇,觀光產業也不只是掏觀光客口袋的錢而已。觀光是不同文化的相遇,相互理解,進而看見自己、認識自己的過程。這就是觀光的魅力。只要認識到觀光產業的獨特之處,台北市不需要挖到石油、不需要動物晚上加班,也有辦法讓觀光產業真正成長,讓世界愛上台北。
我當醫師的感想,就是「病痛要醫對地方」,沒對症下藥,不僅浪費資源,對整體也沒幫助。觀光產業也是如此,市政府應該做的是把目標鎖定重點族群,集中資源,將城市的特色做出來,觀光產業才能真正成長。
我的觀光發展策略很簡單:
看到倫敦會想到豐厚的音樂文化,說到巴黎則是浪漫的氛圍,那台北呢?看了《露西》電影裡的台北,我很懷疑能吸引多少觀光客來台北。我主張,台北應該先建立自已的城市品牌(City Brand),那是一個從國際看台北的印象,一張我們向全世界介紹自己的名片。我們有友善的人民、令人驕傲的公民水準、最便利的生活環境、豐富多元的文化,我們一定可以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城市品牌。
我對連先生想爭取的中東人士或每晚1,000美元的高消費市場不熟,我也不認同主要市場在那裡。根據數據,2013年來台觀光的國際旅客總人數約801萬,中國占36%、日本占18%、東南亞地區占16%。其中東南亞地區成長率達12%,為國際觀光客族群中最高的。此外,歐美來旅客部分,多為商務人士,純粹觀光比例較少。因此未來觀光政策,應全力鎖定「亞洲觀光客」及歐美的「來台商務旅客」,針對這些觀光族群,建立行銷資源、調整觀光服務的軟硬體投資,營造友善環境,觀光投資才會有效益。
台灣觀光資源目前多集中於陸客,我張開雙手歡迎陸客,但是一定要「擴大自由行、打破一條龍」。根據2014年6月的統計,單月自由行人數為2,591人、團進團出為5,855人,自由行還不到團客的一半。目前量大但團費低的團客,是採取一條龍的經營方式,利益都讓少數團體給賺走,民間業者不是沒管道賺錢,不然就是削價競爭導致血本無歸。反觀,根據調查,自由行的旅客來台一次消費將近74,735元,這樣的消費才能帶動觀光產業活絡。 來台陸客不一定要住一條龍的旅館,也可選擇台北的特色民宿、一般旅館、背包客棧,甚至是透過網路介紹,住到接待家庭。多元深入體驗台灣及台北的美,對兩岸的交流會產生長期且正面的影響。
來台商務旅客去年約92萬,只要加強行銷及用心經營,相信能有效拓展市場。因此要積極協調中央及民間,多舉辦國際會展、影展、商展,再針對來參加會展的商務人士行銷合適的觀光行程,希望這些旅客能「多帶家人、多留幾天、多消費一些」。
觀光是台北的重點產業,目前預算因分配到各局處,導致資源無法集中。未來市政府將組織觀光推動小組,整合各局處資源,更有效的推動觀光發展。
觀光是一種體驗經濟,重點是要讓觀光客體驗到在原來生活圈未見過的事物,所以我完全不認同連先生的「夜間動物園」,那不是台北的特色,只是虐待動物而已。
將台北市全部的美食、特色旅館、藝文活動、交通資訊、夜市資訊及各景點的解說,包裝成一個軟體,並用多國語言呈現,包含中、英、日、韓、越南、泰國、馬來西亞、印尼文等。來台北的國際觀光客只要下載此軟體,便能引導他們交通、住宿事宜,也會提供景點資訊及詳細介紹,輕鬆無負擔的暢遊台北。
市政府將規畫出幾個適合觀光客的特色景點,讓市區專線穿越其中。例如西區老城專線。將中山區、大同區、中正區及萬華區的特色街區景點,如林安泰古厝、迪化街、城隍廟、寧夏夜市、剝皮寮、龍山寺等串連起來,讓觀光客體驗有別於台北東區消費型的觀光行程。
台北的文化資產都是推動觀光的珍寶,不論是各區夜市美食、老城區的歷史建築、光華商場3C產品、音樂劇場表演等,都深具文化魅力。
有些人心中想的國際觀光行銷方法,不外乎花大錢請明星、登廣告、拍電影。這些都是行之多年,但完全看不出績效的行銷方式,徒讓特定廣告公司賺走人民稅金。我主張直接和各國大旅行社合作,透過市政府提供的旅遊資訊系統,協助這些旅行社規畫台北特色觀光產品,再透過旅行社既有的行銷管道來行銷,這才是有效的觀光行銷方式。
讓任何國際觀光客都能用App認識台北、用Bus穿越巷弄,深刻體驗我們的在地特色Culture。我當市長,要發展友善、好客的觀光城市,讓世界愛上台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