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柯P新政#13】
辦好每所高中職,讓每個學生都能安心就讀
「翻轉教室」是近年來最夯的教育創新。藉由網際網路與新科技,激發學生自主學習;混和分組,讓不同程度、不同性格的小朋友團隊合作,互相提攜。根據《天下》雜誌的報導,成績好的同學平均從93.6分上升到94.1分;中等成績的同學從62分上升到81.2分;成績較差的同學,則從36.2分上升到58.3分。這完全顛覆了我們一直以來認為能力分班才能造就優秀人才的直覺。因此,我認為十二年國教應當花更多的力量讓學校均優質化,而不是在考試分配辦法上傷腦筋。
國民義務教育的精神就是免試、免學費。馬英九總統為了兌現他的競選支票,在今年讓十二年國教匆促上路。結果既沒免費,也沒免試,根本是假的十二年國教。
本來教育的目的是「有教無類」,但是十二年國教開辦的結果,卻讓學生和家長「欲哭無淚」,學生升學壓力不但沒有減輕,一試再試的結果,讓學生和家長吃盡苦頭。 長遠而言,我則認為應回歸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的精神,讓孩子可以就近就讀高中職,選修特色課程,達到「適性揚才」的理想。
教育理論指出,如果把最優秀的學生分散到各個學校,他們的整體表現會比集中在一起來得更好。OECD的跨國研究也發現,將高分族群的學生集中,既降低學生的總體表現,更傷害教育機會均等,對整體教育而言有弊無利。教育部的委託研究案也顯示,績優生留在地方高中者,學測成績普遍優於跨區就讀的學生。這些研究,都為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、就近入學的目標,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。
過去習慣按照考試排名,將最好的學生集中在少數幾所學校,造就出明星學校。其實,這是成績好的學生造就明星學校,並不是明星學校造就出好的學生。
為落實免試入學,就近入學的目標,政府的責任就是要將每所高中職辦好,讓每個學生都能安心就讀附近的學生。
因此,我的政策目標,是均優質化高中職。
該如何辦到呢?
未來,我要投入更多教育資源,協助提升社區高中職的辦學績效,並鼓勵發展學校特色。同時,打破以往讓辦學績效好的校長升任建中、北一女的做法,改變校長評鑑的標準,將辦學績效好的校長留在社區高中職,協助提升教育品質。
鼓勵高中與大學結成策略聯盟,發展重點領域科目,塑造社區高中的特色與實力。鼓勵高職與企業結盟,發展產學合作平台,讓高職生可以在企業中實作見習,提早做就業準備。此外,更鼓勵高中職與「社區大學」合作,善用社區大學多元師資,協助開設各類特色課程。
我們不只要讓學校均優質化,學生同樣也需要均優質化。因此要積極協助學習落後的學生,縮小學習差距。做法上,我主張應「落實國中小補救教學」,確保基本的語文、數理及自然科學等基礎學力。其次,協助「國中適性輔導」,從國中就要開始進行生涯輔導,到了高中職則再加強。透過領域課程與活動,重視體驗與實作,逐步了解自己的性向與志趣。
真正落實十二年國教,必須打造均優質的高中職。讓升學不是壓力,快樂學習不是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