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柯P新政#18】
醫生市長親自領軍,自訂食安標章,自設國際級檢驗中心,
讓台北成為真正的食安城市
繼2013年10月大統假油事件之後,近日又再度爆發全統餿水油事件,下游用油攤商、店家受到波及,欲哭無淚,民眾則連買個應景的月餅都提心吊膽,人心惶惶。問題油品到處流竄,廠商黑心,政府無能,人民何去何從?請告訴我們:食安災難什麼時候會停止?
發生大統黑心油事件時,江宜樺院長及邱文達部長在立院信誓旦旦,承諾幾個月內要解決食安問題,也洋洋灑灑提了一堆措施。話猶未落,就再次發生正義香豬油摻飼料油事件,證明了所有措施都是虛應故事。原來台灣不但有假油,也有假政府。衛生福利部對食品安全把關無心無能,重創國家形象,讓人民焦慮不安。儘管慢了好幾拍,衛福部長終究還是下台了。但是,與此相比,有效解決問題更重要。一年內食安問題連環爆,顯示既有的體系與方法,已經崩潰。問錯問題,只會出現錯誤答案。 我認為,解決食安問題的關鍵在執法,要有魄力,拿出行動。中央的食安體系已經崩盤,人民連吃飯都失去信心。我提出「安心吃飯十大措施」,如果我能當選,入主市政府,將由醫生市長親自領軍作戰,強力貫徹。
一、如果入主台北市政府,我將以「讓市民吃得安心」為首要工作目標,由醫生市長親自領軍,全力檢討落實台北市的食品安全制度,以重建市民信心。
二、我也希望未來能夠結合消費團體力量,共同推動「台北市食品安全自治條例」,落實法治,人民參與,回應民眾的期待。
三、在製造端方面,我認為,要遏阻廠商投機心理,落實稽查工作最重要。目前食品安全稽查人力明顯不足,成效不彰,未來應大幅擴增第一線稽查人力,提高稽查效能。
四、對於食品原料來源的管控,我主張,未來要進行「三層稽查」。也就是不僅要稽察廠商本身,更要往上追查到供應商、供應商的供應商,必要時還得追查到別的縣市,確保原料來源沒有問題。同時,更要責成環保、建設、衛生等局處「三管齊下」,組成聯合稽查,提高稽查能力,達到嚇阻效果。至於稽查結果則要公開透明,稽察後立刻上網,讓廠商沒有上下其手的空間。
五、我認為,大型食品製造廠因擁有自我檢驗的能力,應為自己的產品完全負責。但目前廠商自律太差、罰則太輕,讓食品大廠心存僥倖。未來政府應針對大型廠商加強監督,如有發生或查獲食安事件,應依法開罰嚴懲。至於其他中小型食品製造廠或下游廠商,根本沒有檢驗能力,難以辨別原料是否安全,往往也是問題原料的受害者,政府應予輔導,協助辦理檢驗,取得安全的原料。
六、目前的GMP認證只是食品安全的一個標準,且由食品大廠掌控。在歷經兩次食用油風暴之後,GMP的信用已經完全破產。台北市應參考國際規範,建立新的食品安全認證標章,讓市民有所依循,重建人民的信心,也可服務其他縣市。
七、為加強消費端的食安管理,未來台北市要成立國際級的食品安全檢驗中心,並和各大學技術合作,提高作業能量,針對台北市的所有食品,密集檢驗,找出問題,為市民健康把關。
八、台北市是全國民生消費主要市場,為提高食品安全資訊的透明度,未來餐廳、飯店、夜市、麵包店、機關學校烹飪食物,或小型食品廠生產製造食物所使用的大宗物資,如油、鹽、糖、米、麵粉等,應該採用市場看得到的品牌,或有市政府認證標章才能販售或使用。
九、台北市學校的午餐或上班族吃的便當數量,具有相當規模,市政府將列為施政重點,加強要求供應廠商提升品質,保障學生和上班族吃得安心。
十、維護食品安全的工作,一定要採用事前主動預防的策略,輔以事後的檢核,加上嚴懲重罰才能見效。我當選市長後,將成立「台北市食品安全委員會」,由市長親自督導,定期開會,主動優先針對台北市內的食品廠商生產製程,從產地的原料到餐桌的食品,執行系統性的安全評估,鑑定可能造成食品安全疑慮之處,輔導廠商並加以控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