柯文哲【柯P新政】市政白皮書



【柯P新政#1】

I-Voting

當政府離民意越來越遙遠,人民又能怎麼辦?

透過I-Voting,全民當市長






【柯P新政#3】

參與式預算

政府存在的目的是什麼?就是為人民服務

通過市民對預算的提出與審議,達到市政的興利與除弊的雙重目的





2014年3月18日的一場學運,不只證明台灣的代議制度功能失調,同時也在危機之中,找到了可行的修正方法,以及支持新方法的社會條件。

你╱妳知道嗎?世界上已經有大約1500個城市採用參與式預算了。2014年3月新上任的巴黎市長,她推出的第一個創新政見也是「參與式預算」。

你╱妳認為這意味著什麼呢?

我們就是在這個脈絡下,思考民主2.0。


台灣的民主化已經到達瓶頸,現行體制無法有效反應民意,才會產生最近的公民運動。民意無法及時表達、無法有效任免公職、無法直接公投決定公共政策,所以選出來的公職及黨派,實際運作的結果荒腔走板,離民意越來越遠,最後逼出街頭運動,衝撞體制。

難道要像經濟學人說的,台灣的未來由街頭來決定嗎?

我認為,即時且有效地任免公職、政府大幅度的透明開放、廣泛快速納入公民參與政策,是民主政治必走的道路。關鍵的民意問題已經有技術解決方案,從2010年突尼西亞的茉莉花革命到台灣三月的太陽花學運,都可看到網際網路和通訊傳播技術的威力,其無遠弗屆和快速流通傳播的特性,可快速匯集廣大民意,甚至形成巨大運動力量,透過社交網站和手機的快速傳播,不滿政府的人民迅速集結,走上街頭。

公民透過網路通訊技術,直接參與政治的討論,甚至改變政治的運作,將對政府的運作產生直接的影響與衝擊。為了積極回應台灣社會公民參與的需求,實現民主的精神,未來市政府將會秉持「開放政府」的理念,在政府的決策和施政過程中,透過新的網路通訊技術,充分開放公民參與,讓公民成為政府的一部分,共同參與市政的推動。

一、開放資訊(Open Data),打造透明政府

近年來各種領域興起了一波「Open Data」(開放資訊)運動,在歐洲則被積極應用在當地人民主動想提升民主品質的期盼上,結合資訊科技,提供許多原本對政治冷感的年輕人透過網路,參與政治或影響現實政治運作。因創新的電腦網路技術出現,21世紀的民主將不再是由政治人物從上而下的主導,政治也不再只是利益分配的遊戲,而是有更多由下而上參與的可能。資訊公開是公民參與政治的重要條件。依據「政府資訊公開法」,基於便利人民共享及公平利用政府資訊的目的,許多政府資訊已透過各種形式公開揭露,成為監督或了解政府施政的重要訊息來源。

但由於目前揭露資料的格式不利大量運算處理,形成資料運用的門檻與障礙。未來市政府應破除保守心態和本位主義,更積極主動釋出政府公開資料,同時提供方便電腦讀取及轉換處理的標準化格式,並且鼓勵民間利用政府資料,進行資料探勘(Data Mining)或海量資料(Big Data)的分析研究,從事加值創新的應用,甚至形成資料分析加值產業,賦與政府資料更多的價值與意義,造福社會。


二、網路投票(I-VOTING),手機電腦按鍵任免政務官

網路投票在歐、美等先進民主國家,已有許多實際應用的先例,且技術日趨成熟,加上台北市網路普及,手機、電腦應用技術成熟,選民教育程度高,擁有採行網路投票的良好條件。根據研究,採用網路投票有助於增進公民政治參與、提高投票效能與效率,並減少投票的花費與成本,透過網路投票決定公共事務,將是未來民主發展的新趨勢。

依目前法律,中央所訂的各項公職選舉,尚不能使用網路投票。柯文哲一旦當選,將率先試辦台北市的網路投票,讓市民可以透過手機或電腦的按鍵,就幫市長決定政務官的任免。第一波我考慮將文化局局長、教育局局長、環保局局長或其他政務官,進行網路選舉。第二波,我將爭取修改地方制度法,將區長改為政務官之後,也都透過網路投票進行選舉與罷免。同時透過電子投票進行市政首長的考核與評價,達到全民監督市政的目的。

我相信,台北市的網路投票試行結果,將在制度上將會衝擊全國的選舉方式,催生台灣的網路投票制度,推動台灣第二波的民主改革。

三、參與式預算,審議式市政

預算的編定與審議是政府施政非常重要的一環。我希望透過市民參與,達到除弊與興利的雙重目的。

興利:未來台北市政府預算的編制過程,匡列一定比例或金額,開放公民團體或個人提案,經過專家評選及網路投票後,交給相關局處編列預算執行,發揮民間創意,推動符合民眾需要的計畫。

除弊:市政府各機關編列預算過程,市長將會要求外部審議機制,讓專家及市民團體可以參與,並完全在網路上揭露,讓市民可以監督政府預算的編制,減少政府不必要的浪費。


回應質疑

新上任的巴黎市長也推「參與式預算」

http://newtalk.tw/news/2014/10/20/52652.html

「柯P新政#3參與式預算」推出之後,國民黨有三位議員聯合開記者會,質疑說:「(用參與式預算)破壞現行代議制度,真的對台北市是好的嗎?」其他反對人士也多用「技術性」問題,認為參與式預算弊多於利、不可行等等。他們並不知道,其實世界上已經有大約1,500個城市採用參與式預算,形式與目的會根據不同國情,因地制宜。今年(2014年)3月,新上任的巴黎市長安娜依達爾高(Anne Hidalgo)推出的第一個創新政策,就是讓巴黎市民投票參與部分市政預算。



巴黎市府推出市民參與預算活動文宣。
圖片引用自:https://budgetparticipatif.paris.fr

讓台北與世界1,500個城市同行

對於國民黨議員的質疑,我只能說:「請增加點國際觀,好嗎?」對於新創政策、無例可循而憂心忡忡的謹慎之人,我只能說:「別擔心,至少有1,500個城市的經驗可參考。更何況,已經歷經多次政黨輪替的民主台北,一定不會輸給其他國際城市。」 況且,技術問題可以在中央還沒修法同意網路投票之前,經由小規模的、不涉及重大國家安全與利益的個案中,累積經驗與除錯。例如協助柯文哲任免部分政務官,例如社區事務的討論與決定等。

除了前述的問題與擔憂之外,最常見到的討論就是「如果一切都靠選民投票,那要政府做什麼?」馮建成先生就在《風傳媒》以〈看得見的選舉與看不見的台北〉提出精確的質疑。他這麼說:

價值中立術語像是「開放政府」或「I-Voting」,聽起來不但包容、理性、謙虛,還弔詭地同時給人「傾聽民意」與「科學」的聯想。但假若現實政治不再有主張,價值中立就淪為政客最好的遁詞。正如同德國政治理論家Eppler對價值中立理論導師Karl Popper的評論,「如果每次都有三十六種選項,要選哪一種呢?」 (引自:http://bit.ly/1sGPx7n

馮先生的質疑,讓我得以深化民主2.0。「開放政府」本身就是價值的選擇,而非「價值中立」。因此,問題不會是「每次都有36種選項,到底要選哪一種?」特別是在台灣,乃至台北,政府不夠開放,讓有權者比市民更容易穿透政府,干預決策。開放政府是重要的價值選擇。也就是說,在台北,不會有36種選項讓你選擇,而是三個選項,並且每一個都符合既得利益的需求。

我當然知道開放政府不能單獨變成答案,因為不論多開放,作為市長,最終還是要決策。如果我當選市長,這些重要的開發案,進入到決策之前,我保證讓討論與資訊盡可能公開。這樣,等到最後決策時,可能只剩下有限的幾個方案,而且每個方案都符合大多數市民的需求。換言之,開放政府要達到的,不是逃避決策,而是不讓決策單獨承擔勝敗的責任。這難道不就是民主的真諦嗎?

討論前要市長先表態,表面上看來很有肩膀,但卻在無形中限縮了討論的方向與可能性。「上有所好,下必甚焉」。所以,請不要著急,不需要這麼快要我就特定議題表態。儘管如此,我也已經表態了,那就是開放政府。